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64章 徐光启,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这些都是久远时代的中国科学家。

他们在正史中不显山露水,是因为世人的偏见,不是因为他们的贡献不够。

当然,同时代的西方也有很多杰出的科学家,朕就不一一介绍了。

其实在现在的大明,就有一些活着的科学家。

他们在此之前,也是依然不受重视,甚至遭受一定程度的排挤和误解。

现在这种情况,在朕这里会得到彻底的改变。

朕要重视他们,重用他们。

你们更要尊重他们,视他们为老师。

朕再重申一遍。

整个世界因为航海技术的发展,渐渐变小了。

历史要进入,日新月异的快车道。

大明如何抓住机遇,顺利变轨走上快车道?

这些科学家是关键。

他们是朕未来最重视的一群人。

呵呵呵,他们都还健在,还没有到能上墙的时候。

现在朕就为,你们隆重介绍一下他们。

来,大家先来一波最热烈的掌声欢迎。”

此时的崇祯早已经,在教室内看到了外面的几个人。

一个个长得挺符合,崇祯对于科学家的设想。

崇祯虽然没有见过他们,却是对他们的名声如雷贯耳。

这么说其实也不准确。

这些人中,汤若望,崇祯是见过一次的。

只是那一次见面,纯粹是崇祯的好奇心作祟。

他想看看十七世纪的洋鬼子,和旧时空二十一世纪的洋鬼子有何区别。

那一次会面,乏善可陈。

崇祯就没怎么听,那位虔诚的传教士说了什么话。

只是到了最后,讹了汤若望传教士一块银怀表。

当然也不算讹,崇祯的好感就是汤若望最大的收获。

汤若望不会担心,传教事业再有南京教案,那样惨痛被驱离的教训了。

说回现在,当崇祯,这个中古时代的帝王,违背了千年的封建原则。

将旧爱将相,文官和武将搁置到后面。

转而热烈拥抱,新生代所谓的科学家。

崇祯皇帝的下场会是什么样?

以后的史书会,怎么记载这一幕呢?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崇祯有信心做胜利者。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