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7章 村里的老顽固

八十年代初期,建一个小型的砖窑厂,如果要配上一些简单的机械设备,起码也要两万块钱。

在这个年代是不得了的,即便不用利息,如果单靠一个人来承担,也是非常困难的。

李国庆不想放弃,试着努力向老支书争取。

老支书说,他要对村民负责,虽然村民没赚上什么钱,但是起码不欠钱,吃少点,但是心里踏实。

他把不欠钱,当做是自己工作上的能力表现,甚至还觉得沾沾自喜。

而李国庆却不赞同他的观点,他知道,做事情必须要舍得投资和付出。

成功的企业家,很多都是白手起家的,不是贷款,就是借钱,他们可从没有安于现状。

都是敢于挑战,敢拼敢干,才能赚到钱的。

像老支书这种思想保守的,却把不作为当做成功,这显然是违背时代的发展。

在这个问题上,李国庆觉得不能听从老支书的,时代不一样了,思想也要跟着解放才行。

要想把老支书的思想转变,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毕竟老一辈的人是经历过自然灾害的,知道饿肚子的感觉。

现在好不容易,有了一亩三分地,他们觉得生活有了盼头。

只要自家不受灾,其他的事情都可以靠边。

如果能把老支书的顽固思想说通了,以后的事情就好办了。

李国庆喝了一口水后,继续说道:“老支书,您这么说,我觉得不对,人家说的好,不借鸡怎么能生蛋,不去向别人贷款怎么搞生产?看人家上岗村,有手扶拖拉机,碾米机,自行车,咱们村现在连电都没通,怎么发展?”

王小雨看着村委会斑驳的墙壁,还有老旧的摆设。

她之前插队的时候,人家的村委会可比这里的条件好。

她说道:“老支书,我之前是在三门村插队,人家村里的条件可比咱们这里要好,咱们村应该要向前看,我觉得国庆说的没错,下岗村就是因为没有钱发展,只能看着隔壁村过上了好日子。”

三门村在大坪镇郊区,排名年年第一名。

这是下岗村比不了的,这几年搞副业,养鱼、养鸡、养鸭、养蚕,可是搞得红红火火。

村里已经有了万元户。

这些事情,老支书不是不知道,只是他觉得安稳才是最重要。

只见,老支书生气道:“不管你们怎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